欢迎来到商业舆情网 !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新场 > 正文

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共话绿色发展

发布时间:2020-04-14来源: 作者:

2018年10月17日-19日,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五届年会在京召开。在“生态文明”主题论坛上,各国嘉宾就“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共建绿色发展命运共同体”展开对话、交流。论坛共分为“生态文明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三个部分,深入剖析了目前生态文明的形式与趋势、挑战与机遇,共同为共建绿色发展命运共同体建言献策。

与会嘉宾

全球献计生态文明治理

“环境是一种无价的资产,通过保护环境我们可以达到可持续发展。”印度科学院院士 、印度德里大学德里经济学院地理系教授R.B.辛格表示。印度在气侯、文化、社会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多样性,天气条件复杂,因此挑战也非常巨大。“在环境方面,我们不断通过推广来提高人们的意识。因为要想真正的做出改变,并不是政府直接采取行动,而是要让民众在这些方面的意识能够有所提高,需要政府和人民之间能够达成共识以推动可持续发展,这一点十分重要。”

“首先感谢能够来让我在这里发言,我非常荣幸能出席这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让我们共同应对气侯变化。”卡内基气候地球工程治理倡议执行董事扎诺斯帕兹托从科学技术角度为生态文明治理献计。他表示,“我们要用一些新型的技术在现在的这一大背景下来应对气侯变化。”大规模碳移除、太阳辐射管理等技术为环境治理注入新概念。

布鲁塞尔议会议员、原布鲁塞尔首都地区环境与能源部长伊夫林海特布鲁克以布鲁塞尔为例,倡议建设生态城市和绿色城市。“城市事实上应该对全球70%的温室气体排放负主要责任。我们要改变人们的行为来降低对于能源的消耗;建立机制,鼓励环保产品的消费;改变建筑施工,引入被动建筑概念。这样可以来进行节能和提高能效。”

“在过去的历史里,我们看到我们都是一直以和为贵,现在我们也要来充分的利用这一个传统的理念来共同应对我们现在的挑战。”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齐晔从“生态文明”“共同体”“ 绿色发展”三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案。

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日益提高、新一轮全球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突破、经济增速持续换挡、产业结构优化等利好让生态文明建设享受前所未有的机遇。不过,稳增长压力、能源结构不均衡等因素的存在仍是诸多国家正在面临的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应用物理与强激光技术和能源研究专家杜祥琬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穿越时空的战略思想”“ 命运共同体可操作的点”以及“做好中国的事情,为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贡献”发表演讲。他表示,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点,是生态文明时代追求的标志。生态文明时代需要向清洁、低碳、可再生、可持续的能源型时代转变。

“我有一个概念叫做资源保护温度。如果我们超过这个温度,在未来几百年海平面会急剧上升,带来极大影响。减排需要共同合作。”“我想讲的是这个世界正在面对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在新的IPCC报告发布之后,这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而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副主席让-帕斯卡尔范伊佩舍勒呼吁。

日本名古屋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所长薛进军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看待这个问题。“发展包括很多方面,包括环境、教育、经济、社会同时还有可持续性。曾经我们只关注增长,现在我们更讲到的是发展,这也就是一个新的发展观,而且这个发展观是以环境为优先,这种转变对于中国来说是非常大的。这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这非常贴近我们发展经济学。”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实践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将“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党代会报告,且在表述中与“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一并,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基本方略。

二十一世纪新前线创始人、首席执行官丹尼斯·帕姆林对中国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寄予高度评价。他说,“在中共十九大中第一次在政治上把生态文明和“一带一路”提到的高度,这两大概念已经真正成为中国国家级的重要概念。“一带一路”开始在国际方面发生重大影响,我们希望生态文明在今后的国际影响也会越来越大。”

“我们现在需要做的事情是如何用科技以及创新能力让我们的地球变得越来越好。”丹麦电影制片人、转型世界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伯特·米尔顿·奥尔森说,“现在整个人类种族是进一步发展的时间,我们不仅仅要变得更大,而且要变得更聪明,更有创造性,更有环保意识。”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秘书长庄贵阳从“推动绿色发展,释放生态红利”角度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探讨。“生态的溢价扩大出来,生态红利释放出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果我们把生态环境保护好了,其实就是在打造生态红利,如果说从传统的投资把这种动能转化为创新或者是生态,转为新的发展动能也是再创造生态红利。”

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李宏伟表示,“生态文明制度可以说是我们国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的制度体系当中,保障我们国家有效运行的重要方面。”“ 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制,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类的福祉和未来,生态环境保护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绿色发展是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是实现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的基本保障。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共建绿色发展命运共同体,必须全球携手、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 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